影響力商業模式

「有家」的可負擔住宅讓安居變簡單了 (上)

「以房接房、以地接地,以致不留餘地」是2,500年前紀載在舊約聖經中以賽亞先知責備當時富人貪心的程度,也不遑多讓地今日反映在全球的貧富差距問題上,最直接動搖的是安居的基本人權被以追求經濟發展繁榮都市之名忽略了。當一棟棟的高樓興起時,卻也付出了相當高的社會成本。但也有企業瞭解「居者有其屋,指的不是擁有權,而是居住權」,在追求讓人安居的目標下獲利的同時也解決社會問題。從可負擔住宅、老舊市區大樓招商引進值得保留的文化產業並促進地區經濟活絡、利他房仲將服務費用的獲利支持社區發展,這些發揮社會影響力的企業能在房產營造產業獲利,只因他們說若沒有活絡的社區,也沒有生意可做。

告訴我們,如何能進入你的公司? 雇主品牌從招聘開始

在員工還沒有成為員工之時,就能把企業的雇主品牌推銷出去,而就算不能得到一個有力的員工,也能得到一個高度認同感的消費者顧客,這是Future State 這家專業管理顧問諮詢公司的人才策略所打的如意算盤。他們認為企業最大的品牌行銷第一步不在客戶上,而是在未來的員工上,看來很是顛覆;但也不算是太離譜,因為掌握未來的員工就是幫助公司服務客戶, Future State 是這麼說的,每次成功僱用一個合適的應試者,就等於代表一筆50萬美元的資產。或許現今高談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時,也能參考Future State 的作法,找到吸引新青世代的堅強實力!

連續五年營收成長率達 10% 的嘉威會計師事務所及賣咖啡捐水井的成真咖啡 一起實踐「對世界最好」 共八家台灣B型企業獲大獎 拿亞洲第一

每年讓B型企業們引頸期待的,就是B型實驗室(B Lab)會從選取在其分數前10%的企業為「對世界最好」(Best for World) 公開表揚。全球將近3,000多個B型企業中,台灣共有八家獲獎,持續為全亞洲第一的地位,有六家是連續獲獎;玩轉學校與天下顧問則是首次獲獎。

【B型企業活動精彩回顧】循環經濟與永續經營:誰說法律事務所是黑白的

博仲認為一個提供專業顧問服務的企業,如律師、會計師或建築師事務所等,不僅需要對客戶負責,為同仁提供良好的環境與後盾是非常很重要的責任;因為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就是這群厲害的專業人士,只有讓同仁維持在最佳狀態,才能提供給客戶最優質的服務。這正是博仲Triple Bottom Line的另外兩個C:顧客(Client)和同事(Colleague)。

從「活動式信息」轉向成為「實質的價值」使命導向型的企業

企業面對千禧世代的消費者,應該回到品牌存在的價值。企業需要花些時間將品牌標識和活動等的功能性,提升到管理整個企業的品牌生態系統(品牌識別、企業形象、文化和願景),確保企業能說到做到並活化品牌價值。

以為企業在「做好事」?消費者應該知道更多的品牌故事

Apple 獲企業社會責任聲譽最佳公司,卻不提開採稀土元素的環境代價;H&M 說它將 3,047 噸不需要的服裝進行回收,但卻沒有與其每年銷售 5.5 億件服裝進行比較;公平貿易確保了生產者的合理補償,但並不能確保企業分潤給實際操作的工人。若要精準地確定企業行為真正的善意,身為消費者的我們需要收到整合的資訊而不是單一事件。

關懷社會與環境的用心品牌經營讓消費者埋單 - 下篇

B型企業的強勢品牌確實與強勁的銷售相關(正如我們的品牌預測模型所建議的)。 我們使用大量數據,包括來自尼爾森合作夥伴的數據,分析了72家消費者B型企業的月銷售額,將其銷售成長率與其他整體類別的成長率進行比較。 分析結果如下

關懷社會與環境的用心品牌經營讓消費者埋單 - 上篇

知名消費零售品牌籌資平台CircleUp 是股權式群眾投資平台,他們專攻消費性商品市場,其上的募資對象都必需是淨值逾百萬美元的合格投資者。這篇文章就是CircleUp 所出的一份針對消費性品牌的B型企業與其他同業在品牌實力上的摘要調查報告。

三十歲世代的他們 如何讓「餐飲+公益」企業走上國際

有一群才剛滿三十歲,歷經創業陣痛期,他們始終相信能夠改變社會、甚至改變世界,這個理念,讓他們走上國際舞台。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明日亞洲」,五月五日、六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來自十五國、關注社會企業理念的國際講者,他們不批評社會,只是討論如何讓社會更好。

How to Invest - and Exit - With Impact and Return

擁有💲9800萬美金投資基金的 Renewal Funds,為北美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近年來,專注於尋找對永續經濟很關鍵但缺乏投資、致力於生產有機等的綠色食品,以及社會、環境創新等的領域。他們的公司使命之一,就是要證明做好事也能有好的利益。

CFO 請注意:新時代企業金融的到來 - 正向ESG*表現將為企業節省資金取得成本

全球最大乳品龍頭法國達能集團(Groupe Danone) 成為財富 500 強中第一個 B型企業,此舉措協助他們與 12 家國際銀行團順利展開 20 億美金的聯貸案,其利率及保證金將直接與達能集團的 ESG績效連動。

對台北最好企業 共享價值為概念

台北市今年接棒紐約,自4月24日起跑,展開為期一年的「Best for Taipei」企業挑戰賽。起跑記者會於台北市政府一樓ENJOY 喜憨兒餐廳舉辦。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局長、B Lab Taiwan張大為理事長、大愛感恩科技董事長黃華德、王道銀行駱怡君副董事長到場,為打造臺北市成為「企業與社會共好」的宜居永續城市點燃開幕聖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