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國家,也會遇到相同的社會問題」臺日韓紐跨域對談,凝聚太平洋的改變力量

社會企業近年來在亞洲地區快速增長,很多企業也開始將社會公益放在企業營運的規劃之中,這是一個全球性的改變,包含我們所處的臺灣。在 2018 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的跨域合作論壇,特別以日本、韓國、紐西蘭所帶領的太平洋經驗為主題,一起思考社會企業的未來。這場跨域論壇邀請了亞太 B 型企業協會共同創辦人暨理事長連庭凱、日本公益創投網絡 AVPN 的影響力評估專家 Ken Ito、紐西蘭社會企業顧問 Alex Hannant,以及韓國 MYSC 的社會企業育成專家 Jeongtae Kim 來進行座談。

文:趙浩宏

「這個區域其實有許多的相似性,所以我們的經驗可以互相分享,所以今天邀請了相關經驗豐富的工作者來分享,而且重要的是他們的影響不只在自己國內,也橫跨到區域內其他國家。」論壇開場,負責主持且同為分享者的連庭凱就以自身的經驗,為今天的主題開門見山,讓現場的大家了解日韓與紐西蘭帶領的太平洋地區社企發展現況。

 

擋不住的趨勢,臺灣與韓國的社會創新發展

「我覺得很自豪,臺灣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走到現在的位置,遠比其他國家更快得到一些成績。」

致力於推廣 B 型企業的連庭凱在 4 年前投入社會企業,發現許多的改變正在發生,包含很多老中青的創業者參與,也有許多企業以 CSR 的方式參與社會公益。他也發現,隨著社企的觀念更加普及,不只帶動社會企業單一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整個社會、各個領域的夥伴一起參與,為臺灣帶來更多社會創新的能量。目前臺灣除了正在二讀共益公司法以外,如同其他亞洲國家,大專院校也在教育中放進相關的知識,無論是商學院、法學院、社科院,都不難看見各領域的教授們在推廣社企理念,這也使得臺灣在社會創新的人力資源上能夠持續獲得年輕的力量。

亞太 B 型企業協會共同創辦人暨理事長連庭凱。來源:社企流

亞太 B 型企業協會共同創辦人暨理事長連庭凱。來源:社企流

除了來自全世界的發展趨勢,韓國專長社會企業育成的 Jeongtae Kim 也提出日韓兩國政府對於社會企業及社會型企業的支持。Kim 認為在亞洲國家,政府是背後重要的推手,利用法規或是社會投資的方式推動整個生態系。目前韓國已經有 10 間大學提供相關的碩士課程,並且提供全額獎學金來支持對社會創新有興趣的年輕人。除此之外,韓國目前已經有了 10 間 B 型企業,這也象徵在亞洲有越來越多公司願意進行轉型,期望能變成回饋社會的企業,而至今有 10 萬名韓國人在社企相關的公司上班,是韓國總人口的 1.4%。

「從 2007 年以來,韓國已經有了快 2 千個社會企業,他們幾乎都是由非營利組織轉型,有超過 1 萬 3 千個社會型企業,每年有超過 7 億 5 千萬美金由韓國政府出錢投資這些公司。」

韓國 MYSC 的社會企業育成專家 Jeongtae Kim。來源:社企流

韓國 MYSC 的社會企業育成專家 Jeongtae Kim。來源:社企流

「不同的國家會有相同的社會問題,所以我們是可以互相學習的。」

對於來自日本公益創投網絡 AVPN 的社會影響力評估專家 Ken Ito 來說,把好的觀念分享給跨國的創業家十分重要。而 AVPN 目前也致力於跨國的社會創新交流,協助來自全世界的成員認識不同的社會創新方法,並且在經驗中改進工作方式,一同解決問題。今年 4 月,AVPN 在新加坡辦了一次年度大會,有兩百多個合作單位從世界各地來到會場交流,顯示社會企業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趨勢。

日本公益創投網絡 AVPN 的影響力評估專家 Ken Ito。來源:社企流

日本公益創投網絡 AVPN 的影響力評估專家 Ken Ito。來源:社企流

在紐西蘭也同樣有許多跨界交流,甚至由政府帶頭做有系統的發展。

紐西蘭社會企業顧問 Alex Hannant 很早就參與這個世界性的趨勢,在過去 20 年看到紐澳地區的快速轉變,他表示,至今紐西蘭的社會捐助,投注在社會企業的金額已經和非營利組織幾乎一樣,也吸引越來越多社會企業家投入。在這個過程中,紐西蘭政府也很快地參與其中,從補助非營利組織機構,轉變為直接幫助需要的人向社會企業購買需求,讓很多需要創造價值的企業擁有機會進行轉型,也幫助越來越多紐西蘭人民知道在有限資源內該如何友善利用資源。

「社會企業通常規模較小,而且需要很多資源,同時也有很多資金湧入,所以我們需要越來越多合作來整理這些資源,用合作取代競爭。」

Alex 認為秉持著解決問題的初衷彼此合作,是社會企業與一般營利型企業最大的不同。

紐西蘭社會企業顧問 Alex Hannant 。來源:社企流

紐西蘭社會企業顧問 Alex Hannant 。來源:社企流

走出去,彼此截長補短

雖然跨國合作正在不同的地方發生,但走出原本的在地想像,進行跨國合作並不是所有社會企業工作者的發展目標。Alex 以過往的經驗提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當社會企業一開始只是為了解決區域性或是社區問題時,它走出去的動機為何?

「其實很多社會企業根本不想把規模做大,他們都是區域型的,他們關注自己原本在意的地方。」

所以 Alex 認為,對每個社會企業工作者來說,在走出去以前,需要了解社會企業討論規模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一開始創業的目的就希望讓市場進入全世界,或是解決世界性問題,那當然要思考公司怎麼走出去,但除了一開始的目的性思考以外,關注於地方議題的社會企業也可以藉由向全世界學習來提升自己,因此還是需要走出去交流。

「研究和教育對日本很重要,所以他們會想要從社會企業的角度和臺灣、韓國合作,需要很多過去的成功個案來當作研究資料,並且遠望歐洲的創新做法。」對於來自日本的 Ken Ito 來說,學習和經驗交流是他認為走出去的關鍵理由。像歐盟就提供大量的基金來支持歐洲的社會企業,鼓勵他們學習以及複製成功的經驗,同時也不藏私地進行分享與教學,把自己國內的成功方法分享給各國想進行改變的創業家。

跨域合作論壇與會者合影。來源:社企流

跨域合作論壇與會者合影。來源:社企流

論壇尾聲,4 位講者都把看似遠離個人的經驗逐漸收斂,讓焦點能回到參加者本身。他們表示,雖然把社會創新放到國家與區域的層級討論,看起來離一般人很遙遠,但事實上,所有能產生改變的力量都來自每一個關心社會的個人。

「我覺得改變都來自於人,所以很多改變都來自於關係。我們不一定要由上而下,也可以藉由共識,慢慢建立關係,讓更多人支持我們。」Alex 最後把過往的企業與國家經驗拉回到人身上,無論是關注什麼議題的社會企業,終究得回到「創造一個有共識的群體」的基本面行事,這是他認為永遠不變的道理。

最後連庭凱用緣起於地方的社會企業「白狗咖啡廳」的個案為例,鼓勵每位參加者:每個簡單的想法,都有機會在凝聚眾人的支持以後,獲得更多影響力,改變全世界的人。

「不要低估我們自己的努力所做出的影響,像 10 年前成立的白狗咖啡,他們一開始只是社區的小咖啡廳,邀請社區裡面的人一起來分享自己的想法,並且在社區實踐,如今他們卻影響了世界各地的人,影響了全世界,而這就是漣漪效應。」

轉載自 社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