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覽
各國為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紛紛將禁售燃油車。但其實電動車的成長,其充電基礎建設,特別是公共快充充電站的設置相當關鍵,才能讓電動車購置沒有里程焦慮。荷蘭B型企業,快速充電公司 Fastned,使命是加速電動車移動以遏制氣候危機。於2012年創立時就成為歐洲充電基礎設施市場的領先者。其快充電站以自然風格為設計基調,為駕駛者營造出溫馨的環境,充電 10-15 分鐘即可行駛 300 公里,結合百分百再生能源、無人商店、及APP、地圖資訊及時更新,提供最可靠、便利、愉快的充電體驗。 2023 年Fastned快充充電站更有效避免 96,148 噸二氧化碳排放,自2012 年共節省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現已達到171,762噸。
有社會關懷及環境友善的品牌讓消費者認同,據B型實驗室(B Lab Global)全球最新調查,每四位消費者中就有一位會認得B型企業,並有56%的消費者在購買決策時會參考品牌是否有B型企業認證。在台灣,許多認證B型企業也被消費者所認同!送禮時節,一起來看看他們是如何透過環境友善及社會創新的行動圈粉,讓消費者為對人與環境都好的禮物買單!
你選對了一片巧克力嗎?原來消費者手中的那片巧克力,居然可以分出兩個世界,一個是不公平勞動、森林砍伐及土壤流失;另一個則是賦權農民轉向再生農法恢復土壤健康、更可讓社區的孩童上課。美國B型企業有機巧克力品牌Alter Eco在2023 巧克力記分卡的綜合評分下獲前五大,並獲消費者買單,他們是如何讓人與環境都獲利呢?
如何提高企業供應鏈的氣候韌性?據報告,氣候變遷對供應鏈造成的巨大衝擊及損失高達1,500 億美元,企業必須採取行動減輕風險和創造商機。美國B型企業Regrow為一家軟體服務商,運用可擴展的測量和監控科技,協助跨國農業相關巨頭如通用磨坊和家樂氏等,共監控全球四大洲12 億英畝土地的農業用地,相當於全球耕地的10% 以上;不僅有效地實施激勵方案來支持農民邁向再生農業,提高產量並改善土壤健康,更減少 598,000 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 1,000 萬棵樹所吸收的碳。
很幸運可以吃到台灣產的香蕉,香甜紮實Q的口感是許多其他國家的香蕉所比不上的,價格輸出到日本也是菲律賓、中南美洲產地之低價香蕉的三倍,雖台灣香蕉種植有其挑戰;但全球低價香蕉的背後則是單一品種的不永續,造成土壤退化,使農民更依賴化肥及農藥,不僅危及當地水資源、環境及人們的健康,進一步造成低工資及惡劣的工作條件。B型企業卻透過提高採購香蕉價格,使種植者留在當地謀生改善經濟,並將公平貿易之社區保證金回饋給當地香蕉種植社區,用於興建學校、住宅區、恢復土壤健康、飲用水過濾系統、在當地植原生樹等,扭轉傳統單一種植所造成的社會與環境困境,打造永續韌性的供應鏈。
據統計,台灣2.2萬間的醫療院所,每年平均產生約14萬噸的一次性醫療廢棄物,相當於1,500座台北101的高度,幾乎全都進焚化爐!但紐西蘭B型企業Medsalv的循環再利用商模,處理如病人轉移床墊、血壓袖帶和止血帶及醫療鞋套等醫材之再清潔及滅菌;使其醫院客戶大讚,採購再製醫材產品不僅減少成本,更降低排放!
你認為銀行會借錢給沒有身份及信用的人群嗎?這家銀行居然是靠著支持弱勢社區的新移民及代表不足的人群而不斷擴充成長。美國B型企業日出銀行(Sunrise Banks) 是位於明尼蘇達州雙城地區的普惠金融銀行,其使命是透過賦予城市社區和人們實現財務健康的能力,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經濟實力。2022 年日出銀行提供了12.45 億美元(約380億新台幣)的貸款,其中包含向移民及弱勢族群、可負擔住房項目及支持社區小型企業,他們說,在營運的每一個面向將使命落地實踐,使命幫助利潤倍增,而利潤又使其使命拓展!
對永續在意的消費者可能會注意,自己手中的那杯葡萄酒是否來自於漠視勞工生活及破壞環境的酒莊?全球已有100多家酒莊通過嚴格的B型企業認證,驗證他們的環境和社會承諾及行動。有些酒莊符合再生有機標準,恢復土壤健康;有些則一步步的改善營運,提供員工生活薪資、貸款、急難救助金、兒童課後輔導及英語課程等都把自身員工和供應商員工的利益都考慮到營運中。這些行動能確實證明手上的那杯是杯對人及環境都好的葡萄酒!
科技公司高調談創新之外,更說若無與時俱進的商業策略與賦權的人才文化,就沒有永續經營的可能!美國B型企業布魯爾科技(Brewer Science),由創辦人泰利·布魯爾(Terry Brewer)博士於1981年創立,是在抗反射塗層、微影、薄晶圓處理領域開發和製造先進材料和設備的全球領導者。創新的重中之重是人才,教育訓練是員工主導,包含互動式情商(EQ)、領袖及導師制度,且實施彈性工作制度,更給足全職員工一年5天的志工服務假,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員工有老闆」的思維,為企業、客戶和社區創造更多ESG價值。而擁有賦權的員工,更讓大客戶英特爾頒發年度最佳供應商大獎,大讚布魯爾科技是其他供應商效仿的全球基準!
使命驅動行銷是什麼?專家說那些希望用企業使命來行銷自家產品及服務的企圖,必先檢視企業的使命價值,且從內到外保持與使命一致的策略行動與溝通訊息。以關心生產對環境的衝擊的Patagonia 「別買這件夾克」、到Veja的亞馬遜社區野生橡膠採集農民為例,證明品牌真能以使命為師,從產品開發、選擇供應商夥伴,到面對客戶的溝通策略等,都回到品牌得以存在的使命定位,且每個關鍵策略都有相對應且符合使命的商業行動,如此才能圈粉與使命相符合的消費者!
一家折疊單車的製造商Brompton,被粉絲暱稱為小布,雖連20年有機成長約 20%,卻也受全球自行車產業疫情其間「自行車大賣」,之後庫存太高而導致銷售下降的挑戰;仍持續打造賦權員工的企業文化,除專業技能訓練外,開設平等、多元和包容及人權課程,培養更具包容性的團隊,也引入資金打造節能綠工廠及智慧減碳製造。全球更圈粉超過 300 個小布粉絲團,擁有超過 85 萬名成員,粉絲團每年合作輪流到各大城市舉辦Brompton友誼錦標賽,締造對人、環境都好、客戶也買單的價值!
美國B型企業Warby Parker,使命是以(願景)視力、使命和風格來影響世界,他們瞭解若沒有快樂的員工,則無法帶來滿意客戶,因此打造一個是誠信領導、善待他人,更發展一個隨著公司高度成長,多元化、讓每個人都感受尊重和重視的團隊;且持續利用各種方式瞭解客戶需求,更以貼心的服務及性價比高的商品贏得消費者的買單,證明與員工、消費者共益的商模確實可行!
2家日本B型企業,為何都希望透過第三方永續標準來證明他們說到做到呢?包含設計師新創CFCL及平價時尚ADASTRIA集團下的Adoorlink ,透過使用永續製造及對環境衝擊低的天然及回收材質的努力,且以具體量化的指標向客戶證明他們的永續營運是貨真價實,且能確保他們持續地走在改善營運、影響供應商的ESG路上,為時尚業降低環境衝擊、實踐永續循環經濟的獲利模式。
企業成長指標只有業績嗎?當然不是,人才、客戶及環境也要一起成長!對一家百年的會計師事務所及英國B型企業 Cooper Parry 來說,經歷了管理上的挫敗才瞭解企業使命及永續人才企業文化何等重要!那怎麼做呢?他們從重塑企業使命為「顛覆、引領並讓生活變得有意義」開始,希望所有員工不是努力工作,而是擁有真正快樂,更聰明且永續的工作;也見證了擁有快樂的員工,才能帶來了快樂的客戶、及投資人!其企業使命更使他們確立淨零排放、多元包容等承諾,與B型企業認證都為他們成功的贏得銀行的綠色融資協議,使其貸款成本大幅下降。這一切才是他們想要的成長與影響力!
許多台灣的中小企業是國際大廠供應鏈的一環,卻因缺工、不永續的營運,不僅接不到訂單,更無法永續的營運,那麼中小企業要如何ESG轉型呢?為此2024 年 5月 3 日,政大信義書院舉辦「 企業進化 Building Better Business 中小企業ESG國際論壇」,藉由主講的B型企業領袖的現身說法,給中小企業更多信心,即便是傳產,在缺工的時代下,透過ESG轉型,不只能找到人,更能找到「與企業願景相當的人」;且藉由循環經濟的源頭設計、升級回收等影響力作為,打造產業永續ESG競爭力。
企業面對缺工及資安風險,怎麼做?日本B型企業KRAF是網路安全專家,雖是日本上市軟體測試公司 - 市值為4763億日圓的SHIFT集團的子公司,但他們不諱言日本因少子化大缺工危機,反以農村為主的九州宮崎縣為總部,招募長期就業困難且無IT經歷的人群為員工。如何把缺工危機變轉機,幫助宮崎的當地年輕人找到使家庭與職涯平衡的生活,更連結大企業的資源幫助那些較無資安意識的中小企業,消除網路安全風險呢?
兒童家具及嬰兒推車也能用回收塑料製作嗎?2家B型企業ecoBirdy 及Greentom分別用循環設計打造美麗且實用的兒童家具及推車。ecoBirdy的兒童家具不僅像極了大理石藝術品,從回收舊塑料玩具的過程更深入向下一代傳達永續環保理念,更為那些希望解決塑料問題的公司或品牌打造製造新產品的服務解決方案;Greentom模組化設計的嬰幼兒推車讓新手爸媽既好上手使用,也能很快的升級;若產品嚴重到不能維修,或寶寶長大不使用時,更能很好的拆卸並回收!
作為由全球8,400多家公司組成的B型企業社群,我們相信每一家企業都在努力遵循BIA,以確保從錯誤中學習並不斷改進,從而使員工、社區、客戶和環境受益。我們認為,認證僅是改善的起點,而非終點。通過認證的企業無論獲得多高的分數,真正重要的關鍵在於每一天持續改善的過程。
缺工時代下,那些想吸引員工的企業,可能需在內部多鼓勵員工分享對環境及氣候變遷的想法!專家則提出8個有效的行動,一步步教導那些熱心於減碳、節能創新的員工,在企業內部推動企業氣候行動的永續文化;而企業如此鼓勵員工的好處是不僅可提高內部共識及員工參與,最終吸引並大留人才;更能超前發展各項營運創新及節能效益的提案,使企業節省營運成本!
2006 年利他的 B 型企業出現,希望讓更多商業領袖瞭解與利害關係人共益的價值。至今全球雇用七十多萬員工,超過八千家的 B 型企業一起持續與所有企業溝通 – 應認真看待所有商業行為對人與環境的影響,從產品研發、營運到獲利過程,都應盡力不對其造成傷害更要創造共同利益。並鼓勵他們透過 B 型企業的國際永續 ESG 標準來衡量企業的表現,所有企業都能不止成為世界最好的企業,而是「對世界更好」的企業。
上千噸的舊衣無須丟棄仍能升級回收成新的衣服嗎?美國B型企業Evrnu 是利用紡織廢料升級回收為高性能布料的技術及製造公司,為時尚產業提供減少原材料生產和浪費的解決方案。榮獲《時代Time》雜誌最創新公司,更憑藉著各大品牌簽訂的3.3 億美元(約新台幣104億)的採購承諾,Evrnu 已證明在時尚產業的廢棄物循環商機是確實可行!
企業都以為循環經濟商模離自己很遠,但其實許多的循環及減碳商機就從製程中開始!奧地利B型企業AustroCel Hallein為供應紡織面料人造棉(Viscose)的原料商,從製程廢棄液升級回收為第二代生物乙醇,生產高達3,500萬公升,為世界上最大的木質生物乙醇工廠!除供應工廠電力,及附近的家庭用戶暖氣使用,更包含供應超過150萬公升的第二代生物乙醇,添加到汽油燃料中,每年將節省約50,000噸二氧化碳,相當於25,000萬輛汽車行駛12,000公里的排放量。
二手服飾租賃服務真的像其所宣稱的環保減碳愛地球、並大賺循環商機嗎? 英國B型企業二手高端服飾商Hurr 使用減排的物流運輸商、及減碳節水技術的清潔供應商,及在過程中使用可重複利用的包材;及推出為各大時尚品牌商及高端百貨商服務的「租賃」系統平台,不僅能吸引第一次接觸品牌的新世代消費者,更搶佔銷售大增400-700%、投資報酬達5-12倍的租賃循環商機。
雖塑膠可回收再使用,但許多種類的塑膠在回收業者的眼中為難用,且號稱生物可分解的塑膠卻必須在特定的工業推肥才能有效分解,常使消費端之一次性的塑膠包裝無法有效回收及分解,最終只能焚燒造成資源浪費及空氣污染。英國B型企業Notpla是天然材料的永續包裝科技公司,利用海藻製造包裝膠囊,已成功應用在各式食品調味料包及飲料,並取代外賣餐盒的塑膠包膜,共節省19 噸二氧化碳當量並減少一次性塑料包裝達4.4噸。
知道嗎?其實永續早吹到葡萄酒產業,美國B型企業Fetzer酒莊(後改名為Bonterra有機酒莊),於1987年就投入有機農法種植葡萄,成為美國採用有機栽培方法的先驅之一;更於2021年取得再生有機認證,他們認為再生有機農法固碳減碳、促進生物多樣性、對員工及消費者都好,更是市場大勢所趨,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高達690億美元。為此他們的理念吸引了全球第二名的智利孔雀酒莊Concha y Toro 於2011年收購了Bonterra,也成為B型企業後,用水比同業低50% ,更設定目標到2030年碳排放量減少 55%!
陸地上的農場,常因氣候變遷所導致的乾旱、熱浪和洪水現象,及有害生物和植物病害的增加,導致作物產量和營養品質下降,不僅經濟上受到巨大衝擊,更讓農業生產難以永續地滿足人類需求,導致糧食生產危機。但許多海洋研究科學家及對海洋經濟的投資人及跨國企業都注意到,或許海藻能成為陸地上糧食短缺的救星!加拿大B型企業Cascadia是北美最大的海藻養殖場,他們又如何能扭轉糧食危機,又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呢?
喜歡吃肉嗎?但傳統的畜牧業對環境造成巨大衝擊,如何利用創新的細胞培養肉產業扭轉氣候變遷呢?這種肉品消費者能接受嗎? 受到各界投資者餔天蓋地的注入資金發展,荷蘭B型企業Mosa Meat,正是由2013年全球第一個製作出培養牛肉漢堡的馬克·波斯特(Mark Post) 所創辦,他們說使用再生能源製造培養肉與工業化養殖肉牛相比,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高達92%、土地利用減少高達90%、用地減少95%、用水減少78%。更關鍵的是,他們說正確的口感及美味才能讓消費者買單!
關懷社會與環境的用心品牌經營讓消費者買單,而消費者透過手中的錢讓每一次的消費選擇,不僅對自身好,更支持有理念的好品牌繼續透過負責任的生產幫助客戶及供應商,創造循環不斷的影響力。
每天都要用的洗沐保養品,如何才能選的好?許多品牌強調與原料的關係,無論是天然與功能等,都與土地相關,但什麼才是真正在地的品牌作為呢?成立近20年的茶籽堂創辦人趙文豪說「如果台灣土地就有,我們就往土裡找」,不是單純的一句話,而是一連串的挑戰!究竟2016年就成為認證B型企業的茶籽堂,如何實踐讓環境與人都獲利的影響力商業模式,讓一個真正在地的品牌價值成為客戶的首選呢?
近期洛杉磯大火燒出了許多問題,但最可怕的是如此大規模野火居然是氣候變遷下的新常態。那麼面臨如極端氣候乾旱導致的野火威脅的葡萄酒莊該怎麼做呢?一起來看看,用蚯蚓大軍循環水資源、及轉向再生有機農業固碳減碳種植的酒莊,他們如何定意只生產對人及環境都好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