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台灣舉辦的「B型企業亞洲年會」,會中唯一一家上市的B型企業「銀廚」也從澳洲遠道來訪。在現實殘酷的資本市場,B型企業的理念顯得天真理想。但銀廚卻能夠將公益與獲利合一,它是如何做到的?
不把股東權益放在唯一首位,承諾對社會及環境友善的上市公司,投資人是否會買單?公司能在股票市場裡生存下來嗎?這家澳洲的上市公司「Silver Chef」(以下暫譯為「銀廚」),就是答案。
銀廚是澳洲一家專門將廚房用具租借給中、小型餐廳的租賃公司,同時也會小額貸款給需要的業主。「許多人都夢想開店,但是大部分都缺乏資金,我們的工作,就是幫他們圓夢。」銀廚執行長葛法拉(Damien Guivarra)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說:「很多人都覺得獲利和公益是一個衝突,要賺錢,一定顧不了公益。但是我們不信,我們決定證明那些人是錯的。」
作為一家在二○○五年就上市的公司,銀廚必須要獲利。但○九年,銀廚轉型為社會企業,將公司的願景設立為「十年內幫助一百萬人脫離貧窮」。但他們不打算只捐錢做公益,而是在公司獲利的同時,幫助貧窮的人自力更生、再站起來,將收入提升至貧窮線以上。
○九年,當銀廚宣布將幫助一百萬人脫離貧窮時,這家公司的市值是澳幣一千萬元(約合台幣二.四億元)。原本預計一九年要達到一百萬人的目標,在去年五月就已達成,當時,公司的市值已經成長到澳幣三億元,足足成長了三十倍。而銀廚的全球布局也從澳洲拓展到紐西蘭、加拿大,更準備進軍美國、英國及新加坡。
上市公司 兼顧獲利與公益
在達成這個偉大目標的同時,銀廚也通過美國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發起的全球性認證,成為了「B型企業」。加入全球二千一百家在公司治理、員工照顧、友善環境、社區扶植和客戶影響力等五大領域友善的企業行列。
今年八月底在台灣舉辦的「B型企業亞洲年會」,銀廚是唯一一家上市的B型企業。究竟銀廚有什麼獨到的商業模式,可兼顧社會共益,又能滿足股東對獲利成長的期待呢?
「一開始,我們的公司很簡單,就是租餐廳設備給想開店的業主。」葛法拉說。○八年金融海嘯後,他們意識到有許多失業的人想要重新開始,選擇進入門檻較低的餐飲業,而銀廚的業務,正是他們能否再次站起的關鍵。
「我們意識到銀廚不再只是單純的設備租賃或是貸款的金融業,我們可以給更多。」葛法拉說。因此,銀廚決定發起「國際機會計畫 (Opportunity International)」,除了本身的餐飲業務外,在全球各地只要收入低於當地貧窮線基準(以台灣為例,月收入低於台幣一.三萬元以下),就能夠申請開業的貸款補助,一個月七十美元(約合台幣二千一百元)。
「聽起來不多,但是在許多貧窮地區,這個金額足以支付一家小店的店租金!」葛拉法說。而且,接受補助的業主開店,只要再雇用一名低收入戶員工,就能再拿到額外補助,「成功開店的人,就可以幫助更多人,我們的計畫就這樣一層一層拓展出去,而潛在客戶也越來越多。」
這樣的營運模式隨著海外拓展速度加快,銀廚的營收也高速成長。一五年,銀廚營收是澳幣一.七億元;一六年成長三○%到澳幣二.二億元;今年全年營收預計是澳幣二.八億元。而過去三年的EPS(每股獲利),平均也有三成的成長幅度。
葛拉法坦承:「雖然有投資人真的是因為認同我們的願景,而買進我們的股票,但這仍是少數。」並不意外,翻開銀廚的券商報告,在買進與賣出之間,分析師看的仍是企業的成長動能與獲利能力。
今年二月,銀廚的營收數字不如市場預期,澳洲券商Baillieu Holst馬上就以「沒接到刀子」為題,建議從買入轉為中立,股價更是應聲摔落,市值從澳幣三億元減少成澳幣二.六億元。現實就是:沒有一個股票投資模型,能讓銀廚幫助社會的善舉反映在股價中。
觀念改變 用投資幫助社會
不過,這種情況正在改變。來自新加坡的亞洲公益
創投平台AVPN(Asia Venture Philanthropy Network),成立目的就是要投資有理想的公司。AVPN合作關係夥伴負責人Caroline McLaughlin指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不只是想投資賺錢的企業,而想要透過投資幫助社會。所以像銀廚這樣的B型企業,在未來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受投資人青睞。」
葛拉法說,現在公司的願景是在二○二○年,達到幫助一百五十萬人的目標。也許在那時候,台灣資本市場也能有更多像銀廚這樣的B型企業上市公司,把公益與獲利視為同一件事。
原文出處: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