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對社會很絕望、對未來很悲觀嗎?
有一群才剛滿三十歲,歷經創業陣痛期,他們始終相信能夠改變社會、甚至改變世界,這個理念,讓他們走上國際舞台。
亞太社會企業高峰會「明日亞洲」,五月五日、六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來自十五國、關注社會企業理念的國際講者,他們不批評社會,只是討論如何讓社會更好。
六日上午剛到九點,有兩個人陸續走進會場旁休息室,一位女性、一位男性;一位東方人、一位西方人,他們兩位有好幾個共通點:三十歲;名列《富比世》(Forbes)三十歲以下創業家名單;創辦的公司通過「B型企業」認證。
「我第一次在台灣停留,這兩天活動,我對台灣的社會創新印象很深刻。」Gavin Armstrong說。他是三十歲的加拿大男孩,2012年發明「幸運小鐵魚(Lucky Iron Fish),也就是魚形狀的鐵片,讓缺乏鐵質的人,可以在烹調時把小鐵魚放進鍋內,藉此補充鐵質。
Gavin第一次在台灣停留,但他路過台灣不下數十次,因為他創業最早的目標市場是柬埔寨,經常在台灣轉機。在他還是生物醫學博士生的時候,為了解決柬埔寨民眾普遍的缺鐵問題,經過五年研究、七次臨床實驗後,才推出產品。
「小鐵魚」從一五年正式販售,至今銷售出約17萬5千多個,全世界66個國家都可購買,這個「生物醫學+公益」的產品理念,讓他成為2016年《富比世》30歲以下全球創業家(30 Under 30)之一,也是這次「明日亞洲」論壇的第一位主題講者。
「社會企業是未來趨勢,未來不是以血汗企業當道,一起讓地球變更好是全民運動!」三十歲的台灣女孩鄭惠如說。她創辦「食藝餐飲」公司,優先僱用弱勢朋友就業,並將30%的淨利作為輔導與扶持弱勢的基金。2016年,鄭惠如成為台灣3位代表之一,參加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創立的「全球企業高峰會」,今年也名列《富比世》2018亞洲三十歲以下最具潛力30名傑出人士(30 Under 30 Asia)。
來自不同國家、同樣三十歲的他們,將解決社會問題的想法與商業結合,有了走上國際舞台的機會。
「很多人認為社會企業只是一時流行的狂熱,但我相信未來會是企業趨勢。」Gavin說,隨著資訊傳播越來越普遍,氣候變遷、人口老化等問題都引起大眾高度關注,越來越多消費者要求傳統企業改變,去關注這些社會議題。
「我們以身作則去連結大企業。」他說,像他創辦的公司可以解決社會問題也可以賺錢,公司受肯定後,大企業就會一起攜手參與,「像Burberry基金會也和我們有個進行中的秘密合作!」他透露。
「社會企業不是只有公益而不賺錢」,鄭惠如說,像人口老化議題就蘊含很多商機,這都是社會企業發展的空間,大企業對此也越來越關注,除了金融機構有針對社會企業的融資方案外,一些大企業的CSR(企業社會責任)部門也和新創社會企業合作,這都是社會改變的力量。
「餐飲+公益」的經營理念下,鄭惠如下個關注的問題是「食物浪費」。「我們正在製作一個APP,預計十一月上線。」她說,主要目的是要連結消費者和商家即將過期的促銷食品訊息,減少丟棄的過期食品,之後還希望進一步連結非政府組織,讓商家捐贈的愛心即期食品的項目、數量,可以和受贈對象的需求契合。
當然,這美好的理念背後也無法避免商業的現實殘酷,「創業是很恐怖的,也沒有什麼安全保障!」Gavin講出所有創業者的心聲,但他又補充:「但是一生覺得最值得的一件事!」他說明,像他申請「B型企業」認證,就是因為和他把社會企業放在公司宗旨的價值觀很吻合,「就是要創造社會影響力!」
所有的產品、商業模式都有失敗的高風險,但當越來越多人重視包括貧富不均、氣候變遷、人權迫害等當下發生的問題時,我們就能期待創新商業模式將帶來更多解決方案,讓世界變更好!
轉載自 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