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以來太陽能設備價格下降了75%,加上美國聯邦政府的激勵措施包括30%的稅收抵免和加速的折舊,太陽能產業已在市場上呈現爆炸式增長。據REN21研究機構公布全球的太陽光電發電占55% (達100GW,成長率25%),而台灣的再生能源政策也鼓勵一般民眾在自家的屋頂裝設太陽能板,並將所生產的電以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賣回台電獲電費補助。在此發展下,從事於再生能源產業除投身於對環境保護外,他們如何實踐三重基線(人、環境、獲利),全面走在永續營運的路上。
讓員工實踐自我價值是首要
據投資評級權威機構晨星(Morningstar)的研究,近四分之三的美國人對永續影響力投資高度有興趣,據蓋洛普調查,10位美國人有六成以上是贊成減少石化燃料使用。另,據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 index)的表現,證明使命型企業優於一般企業10倍以上,統計從1996年至2011年資料顯示,以目的為導向的永續商業活動已被視為長期投資標的,正進入一個衡量財務和社會投資報酬率的黃金時代。
過去的十年美國再生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將舊有的發電系統過渡到由再生能源的分散式發電系統;據非營利組織美國再生能源理事會(American Council on Renewable Energy, ACORE)公布2018年美國在再生能源上投資567 億美元($56.7 billion),美國太陽能工業協會(The Solar Foundation)的統計僱用超過24萬的美國人(為石化能源的工作數量的四倍多)。
永續能源創造新的投資機會及成千上萬個高薪工作,而許多公司也總說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資產,但員工個人績效則與是否健康,幸福,安全感和敬業度等直接相關。正如貝恩策略顧問公司(Bain&Company)對全球300多家大型公司的高階管理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受到啟發的員工每天都為他們的工作帶來更多的靈活表現(discretionary energy),結果他們的生產力比那些不算滿意(merely satisfied)的員工高出125%。
B型企業「安可能源」(Encore Energy) 的工作文化則在員工每天進到辦公室之前就開始了,他們著眼於員工增強社區參與度,鼓勵所有員工當志工並提供額外的帶薪假(Paid Time-Off), 員工則利用休假指導弱勢兒童、並支持與公共衛生等的社會議題、及協助員工持續的專業和教育發展中可能需要的學經費等。
另一家「光電守衛」(PV Squared) 則是員工工作滿一年後,可選擇成為一名培訓工人(Worker Owner in Training, WOIT),其中一半員工以上是「員工老闆」(Employee-owned),員工除了走上老闆這一個選擇;也為員工提供個人金融知識學習機會,目的是促進個人儲蓄及財務安全,並提升他們成為未來企業主,打造整個太陽能產業優秀人才。據統計美國2014年女性僅佔太陽能產業勞動力的21.6%,能源行業的性別落差大, 而女性的技術及安裝人員的從業數字更少,「光電守衛」說透過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 的檢視,才了解到他們自身的現況,並真誠地想縮小此差距,以便未來能從更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員工團隊中受益。
讓太陽照在共益路上 使多人受益
此外,太陽的光照看似理所當然地照著地球,卻不見得照在每個有需要的角落,因目前美國的太陽能補助制度下無法直接嘉惠更需要能源補助的非營利機構。但,年營收為15億新台幣的B型企業「重視能源」(ReVision Energy) 則運用影響力投資解決。
首先在開始一個太陽能發電專案時,會經由美國國稅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批准的創新架構之購電合約(Power Purchase Agreements, PPAs),由非營利組織(房東)同意購買由「投資者」資助和建造的太陽能板所產生的電力。 再透過設立影響力投資機構(Solar Impact Partners),將投資者的資金匯入專為由「重視能源」為公益的太陽能營造工程,如此影響力投資者才能透聯邦和州的獎勵措施獲得太陽能設備的稅收抵免及之後的影響力投資回報。而非營利組織(房東)將不需支付太陽能發電設備的前期成本,就享受可預見的電費(合約已鎖定價格且不受之後價格起伏的影響),並可在7年後以可選擇的優惠價格購買太陽能設備。
在台灣,讓人人都能參與綠能的陽光伏特家,也推出相似的「綠能公益」商業模式,由企業、民眾捐款,為非營利機構或弱勢團體籌措太陽光電系統並成為公民電廠,讓傳統的捐款變成持續20年穩定捐款的模式,讓愛心加倍如同太陽的溫暖照在需要的人身上。(延伸閱讀:拿下第一張綠能售電執照 陽光伏特家要讓人人都可參與綠電經濟)
永續獲利讓高科技業及社區也想參一咖
使命驅動參與,而參與則帶來利潤 。據蓋洛普(Gallup)調查發現,與參與度較低的業務部門相比,參與度較高的業務部門可提高21%的利潤率。
B型企業「綠山電力」(Green Mountain Power)是一家年營收超過7.1億美元(710 million, 約216億新台幣),淨利達8千萬(80 million, 約24.4億新台幣)的民營發配電公司(Investor-owned Utilities, IOU),服務客戶從2萬多戶到超過26萬戶,現供應美國佛蒙特州約75%包含再生能源的穩定電力,創意的客戶方案由《Fast Company》獲選為「全球最具創意能源公司」。
CEO瑪麗·鮑威爾(Mary Powell)近期接受哈佛大學陳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訪談表示:「在過去20年,我們的成長來自於尊重當地社區的意願誠心去使再生能源的好處被人了解,並落實將再生能源投入在能源使用比例所降下的客戶電力費,這些都不是一夜發生的,而是許多人的努力才達成的。」
綠山電力在內部透過公開的機制追踪內部營運碳排放量,並同時創造激勵和教育機會,鼓勵所有員工每天有效地減少碳排放,也使用視頻開遠端會議和共乘、公司擁有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工作車隊,也盡可能地購買當地食品,產品和服務等促進社區經濟發展。
面對外部市場挑戰,在服務客戶及社區上創新地提供了許多便利的激勵措施及方案,使其快速地採取行動以減少能源消耗的方案來對抗氣候變遷,更進一步地協助佛蒙特州面對分散式電網的巨大挑戰。
首先,透過帳單上融資(以發電設備為擔保品)為客戶改造了住宅的再生能源配置,安裝太陽能和節能產品及儲能系統,也建造了美國第一個全太陽能微電網(Mirco Grid),每年省下的能源,約能為一個家庭每年約節省超過500美元費用 ,更有助於提升區域再生能源使用率與電力品質 ,穩定電網安全。
更經營配電線路數據分析平台系統(如下所示),以幫助太陽能開發商查看哪裡還有機會增長。更從其他供應商組合相關的產品,協助客戶進一步整合電動汽車充電及儲能系統等,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費率(過去四年也三度降低了客戶的電費),贏得客戶買單。
此外,高科技業如Amazon, Google 近年持續深入智慧家電產品與服務市場,綠山電力更打破傳統電力產業的侷限封閉思維,擁抱創新科技,率先與Amazon 的智慧型語音助理Alexa合作,以做對員工、消費者、環境與社會都互利的事,才是稱的上是能源創意公司。
風力發電吹起合作風
澳洲B型企業赫本風力發電合作社(Hepburn Community Wind Park Co-operative Ltd.)是位於墨爾本西北約100公里,擁有 2 座各 2 百萬瓦容量的風機,是澳洲第一個以社區所有者為主的風電場,由社區合作社經營。與社區成員(股東)一起,於 2008 年開始募資,3 年後共有 1,700 名社區居民出資,不足資金來自銀行借貸及政府補助。至今不僅為2,000多個家庭提供了足夠的清潔能源應對氣候變遷,更在風場營運五年後,向社區股東們提供超過約五百萬新台幣的股利。正如2018年報告書所述澳洲聯邦和州的政治前景是不可預測,因此目前財務收入約有97%來自風力發電,更要為合作社員和當地社區在環境和社會效益發揮影響力。
從事再生能源產業的各個隱形冠軍們,不想當然爾的倚靠政府補助,也不必然以為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就認已盡了對環境及社會的責任;反之,他們更對準在三重基線的企業使命,以開放心態的來創新,發揮創意地持續走在能源轉型路上,讓天然捕捉的再生能源,源源不絕且生生不息幫助他們永續獲利的同時更造福社區與環境。
參考資料:
Why business must harness the power of purpose
Most Americans Support Reducing Fossil Fuel Use
Disruptive Forces Demand New Strategies For Utilities
Being A “B Corp” Also Benefits Green Mountain Power’s Bottom Line
The Power of Purpose in Driving Bottom-Line Business Outcomes
Green Mountain Power: Customer-Obsessed And Designing For Elegance
Solar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Company Empowers Employees to Be Owners
Power for Good: Leveraging Impact Investing to Help Nonprofits Go Solar
Investing for Social Impact Is Complicated. Here Are 4 Ways to Simplify It.
How Green Mountain Power Became More Than An Electric Ut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