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小公司轉「B型」 博碩士搶應徵

圖片來源:今周刊

圖片來源:今周刊

世大運甫落幕之際,「B型企業亞洲年會」接著在台中展開。就像選手在賽場上揮灑汗水、勇奪榮耀一樣,這些參加年會的企業,不論國內外,都追逐著相同目標──成為全世界最好的企業。

自古以來,企業成立只有一個目的:「將股東的利潤極大化」。直到今天。有一群人正在推翻資本主義原罪,重新思考成功企業的定義,他們的武器就是「B型企業」。

B型企業的「B」指的是「benefit」,不同於傳統《公司法》要求企業經理人只能為股東服務,B型企業強調企業須對所有利害關係人盡責,重新定義商業的成功。這趨勢正在迅速發展,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二二四○家B型企業。

但是,這樣美好的企業,真的有辦法在台灣生根嗎?事實上,今年台灣已有二十家企業通過「B」認證,數量居亞洲之冠。八月三十一日,來自全球各地,五百多人聚集在台中的「B型企業亞洲年會」,這些國外賓客來自南美洲、澳洲、韓國和日本,大家心中都懷抱同樣的疑問:為什麼台灣可以獨步亞洲?

今年,台灣更發展出新的趨勢,不但已有上市公司申請「B」認證,更有傳統製造業公司通過認證。到底B型企業能為台灣常被批評「唯利是圖」的企業環境,帶來什麼改變?

幫人開餐廳 鼓勵雇用貧民

B型企業是由美國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發起的全球性認證。這項認證關注五個面向:公司治理、員工照顧、友善環境、社區扶植和客戶影響力。

企業先在網路上回答完約兩百多道相關題目,之後再經由專員訪談、文件審核等,過程甚至可能長達一年多。五大面向合計滿分兩百分,八十分合格,且每兩年要重新審核一次。

「B型企業和傳統的慈善事業不一樣。它不只是要捐錢,還要建立起足以永續,又對社會友善的商業模式。」參加年會的澳洲上市公司Silver Chef執行長葛法拉(Damien Guivarra)說。專門租賃餐廳設備及放款給中小企業的Silver Chef,就有一個又賺錢、又公益的商業模式。「我們企業的目標是幫助所有人脫離貧窮,所以我們幫人開餐廳,再鼓勵他們雇用弱勢貧民,讓越來越多人脫離貧窮線。」


而B型企業就是用嚴格的審核過程,驗證每家企業的商業模式,將「公益」、「永續」、「福利」等模糊概念量化。你說公司節能、對環境友善?請拿出電費單證明。你說公司用高價向小農採購?請拿出發票。你說公司對員工好?專員會抽問每一部門的員工!

對許多公司來說,這樣的申請過程太過麻煩。但今年,除了澳洲的Silver Chef外,台灣也有上市公司準備加入B型企業。六月,王道銀行已正式提出申請,有望成為第一家獲得「B」認證的台灣上市公司。

王道銀行雖已通過金融主管機關的嚴格檢視,但副董事長駱怡君透露,申請「B」認證仍比想像中的困難:「只要是投資五○%以上的子公司,包括在美國、中國的子公司,都要接受訪談與審核。」儘管過程困難,但駱怡君希望「鼓勵企業跳脫傳統資本主義,以共益為目標。」

駱怡君說,企業常常有迷思,覺得CSR(企業社會責任)是額外要做的事,對公司沒有幫助,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公司治理是永續發展的基石,而良善的員工照護才能吸引更多人才,也才能發揮團隊戰鬥力,這些都與企業經營緊緊相扣。

至於「B」認證對股價、投資是否有幫助,駱怡君坦然說,短期內不太可能,因為台灣投資人還沒有這樣的思惟,「但這是長期目標,希望台灣有這樣的環境!」
申請B型企業,不只是對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來說是難事,對台灣的中小企業而言,也是一場內部大改革。

延伸閱讀:嘉澎塑膠二代接班:申請 B 型企業導入虛擬點數考核制度

特休增四倍 吸引年輕新血

「那都是國外的好東西,台灣人沒那種福分啦!」台灣第一家傳產的B型企業,嘉澎塑膠副總經理王政彥回憶,兩年前剛接下家族事業的他,向公司宣布轉型為B型企業時,老員工就用這句話反對,不願相信有傳產企業能做到。

王政彥不死心,和所有員工溝通「B型企業」理念,並從小地方開始做起,包括綠能採購、將工廠的燈全都換成節能的LED燈、落實資源回收、垃圾減量等。為了讓理念貫徹整家公司,連員工KPI(關鍵績效指標)都按「B」認證的評分項目重新擬定。

最特別的是,《勞基法》規定,任職滿半年員工,一年有三天特休,王政彥一舉增加至十三天,他滿足地說:「雖然人事成本因此增加兩成,但也吸引更多熱情的年輕人加入公司,甚至有碩士、博士願意來面試。」只因為「想看看我們這家傳產小公司是怎麼成為B型企業。」他說。

亞太B型企業協會理事長張大為說,B型企業在台灣發展速度最快,除了原本就有許多喜歡做公益的企業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許多傳產企業都面臨家族接班,正是重新建立企業價值的時候。」B型企業認證有規範和例子可效法,有助中小企業掌握經營方向,少走一點冤枉路。

也是今年二月加入「B」行列的「講茶」湯家姊弟,就是家族第四代茶農,申請「B」認證的最根本原因,是為了讓家族事業能永續經營。姊姊湯尹珊不否認,投入社會公益後,成本會增加,「但對於百年企業的目標來說,絕對是正確方向!」像現在越來越多客戶,在選購茶葉禮盒時,期待有社會回饋等附加價值,「B」認證就能夠提高客戶信任度。

B型企業不但幫助傳產企業轉型,更讓原本就在做善事的企業更有標準。「我們一開始,就希望能一邊賺錢、一邊做好事,後來看到B型企業,覺得是新趨勢,且有認證和標準,決定申請。」台灣好漁創辦人陳敬恆說,這個簡單念頭,竟花了他們一年多時間才完成。

原來,台灣好漁向健康養殖的漁民採購漁產、加工後上架通路販售的商業模式,藉此推廣養殖過程不破壞健康生機魚,並遵循公平貿易,以合理價格向漁民採購,且營收的二%都作為公益捐贈。為了佐證,「一年多的時間都在蒐集單據!」陳敬恆笑著說:「真的不容易!」今年二月,總算取得認證,等於肯定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也認同商業模式,給予大大信心。

建立和諧環境 保護弱勢員工

政大企管系教授林月雲觀察認為,認證成為B型企業的公司,可能是對於環境生態的維護,或是建立和諧工作環境、讓弱勢族群的員工不會受到歧視,「他們這群人希望重新定義成功!」只要這些企業不斷努力,就能對社會產生影響力,成為一股清流。

不把獲利視為唯一目標,看起來似乎很傻,甚至不符合《公司法》中要求企業「以營利為目的」的規定。所幸,台灣《公司法》也因應這股風潮開始修法,要將這樣共益的精神入法。B型企業創造的新企業價值,說不定正是台灣當下最需要的!

原文來源: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