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獲 CSR@天下 轉載 邀請您從近零到淨零
不到一年,喊出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的企業暴增三倍。英國《電訊報》的山姆・布羅德貝克(Sam Brodbeck)推文戲稱,直接問誰還沒提淨零目標,可能快一點。然而,DataDriven EnviroLab和NewClimate Institute的最新報告揭露,喊出淨零的企業裡只有8%設定了具體的中程目標。英國石油、殼牌石油更被踢爆對外打著2050年實現淨零的旗幟,對內卻計劃開採和燃燒高出阻止地球升溫1.5°C限制120%的石油。
從近零到淨零,這股新潮流,誰是來真的?
【系列報導:從近零到淨零】「淨零」,是2021年最夯的企業永續策略單詞。「CSR@天下」深度報導已宣布淨零目標的企業做法,更呼籲國內企業果敢宣示淨零時程,加速氣候行動。
2015年,總部設於巴黎的跨國食品業巨擘達能集團(Groupe Danone)提出了它的氣候行動方案:2050年實現企業價值鏈的淨零碳排。它不單是率先響應《巴黎協定》的百家企業之一,它的氣候行動還比《巴黎協定》的通過早了一個多月。
這家賣優格、奶粉和Evian, Volvic 礦泉水的百年企業,深信他們的生意與自然和農業息息相關,訂下四大淨零策略:減排、轉型再生農業,提高土壤固碳能力、終止供應鏈伐林、碳補償。
延伸閱讀:
拿掉標籤有助提升回收效益!Evian 礦泉水直接將 logo 刻在瓶身,盼達到 100% 塑膠回收率
四大策略從近零到淨零
首先是減排。
「我們的首要責任就是測量我們的影響,從上游原物料到產品生命終端,著手解決達能的完整碳足跡……如果無法測量,就無法管理。」達能氣候政策開門見山。
達能根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企業標準(GHG protocol Corporate Standard)定義的三種碳排放範疇,測量企業價值鏈的碳排放。範疇一是營運範圍的直接排放,範疇二是使用能源所產生的間接排放,範疇三則涵蓋整個價值鏈產生的間接排放,包括供應鏈和消費者的排放。根據達能2019年的數據,範疇一占達能總碳排的2.7%,範疇二2.2%,最可怕的是範疇三,占了95%。
為了攻克範疇一,達能監控99%的工廠的環境指標,並持續改善廠房的能源效率,如改用生質鍋爐和永續生質燃料等。2020年,達能成功實現了全球第一個零碳奶粉工廠。
攻克範疇二的手段直接了當,就是改採再生能源。身為再生能源倡議RE100的會員,達能承諾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要達到50%,2030年達到100%。根據2019年年報,再生能源比例已達42.4%。範疇三因為牽涉最廣,難度最高,儘管碳揭露計劃估計範疇三的排放量平均是營運的11.4倍,許多企業卻對此「選擇性失明」。
「永續,從瞭解你的範疇三碳排放開始。就如看著房間裡的大象,然後一步步近逼,」達能自然與水循環部門副總裁埃里克・索伯蘭(Eric Soubeiran)說。
經盤查,達能62%的碳排放來自於農業,其中光是牛奶(包含為飼養乳牛,改變土地利用方式而產生的排放)就佔了52%。
延伸閱讀:企業薪酬新趨勢,減碳才能領獎金
鼓勵供應鏈廠商邁向負碳排
「儘管我們並不直接生產牛奶,但我們能『間接』影響牛奶的生產(達能契作的酪農超過10萬名,遍及30國),」達能氣候政策指出。
以達能旗下、2020年北美最大的有機牛奶供應商Horizon Organic宣布將在2025年實現供應鏈負碳排放為例子。是的,零碳不夠,它還要帶動供應商額外減碳。
為了兌現「從農場到冰箱」的負碳承諾,Horizon Organic針對能源(減碳)、土壤再生(固碳)、乳牛飲食(減少甲烷排放)、牛糞管理等制定了一系列的農場標準和施行農法,並聘請環境顧問公司協助農場分析及追蹤成效,現已評估五個州、七個農場、總面積達1.1萬英畝的土地,相當於5,400個足球場。
在財務上,它提供1,500萬美元(約4.2億新台幣)的低利或無息貸款給合作的600多位酪農,進行人員、科技、能源效率的全方位升級,培力新一代的酪農。在製造端,工廠採用100%風力發電、低碳物流、使用可回收或獲得友善環境認證的包材。
Horizon Organic只是其中一例。
達能2019年的整體數字顯示,牛奶的碳排量已降至35.5%,近九成的牛奶都得益於零碳工具,精準計算牲畜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量身打造因應計劃。
第二,轉型再生農業,加強土壤固碳。
健康的土壤是地球重要的碳匯,藉由植物的光合作用隔空抓碳,再封存在土裡,然而聯合國糧農組織警告,全球有1/3的土地正處於中度和高度退化。
2017年,達能加入法國發起的「千分之四減排倡議」(4 Per 1000 Initiative),透過培訓農民覆蓋土壤、減少耕作、有機堆肥、輪流放牧等作法等改善土壤健康,每年提高千分之4的土壤碳含量,能有效固碳,減緩地球升溫。隔年,北美達能投入600萬美元研究如何讓土壤再生和提高固碳能力的方法。法國達能也宣布2025年起,法國產品的原料都將完全來自再生農業,透過採購力減碳。此外,還另捐出一日營收(約1.7億台幣)支持農民轉型再生農業。
然而,永續食品的市場才剛起步,入不敷出,要幫再生農業走的更遠。
「農業政策的轉型和重新談判,至關重要。」達能的索伯蘭強調。
2020年達能連署要求歐盟以《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作為歐洲經濟振興方案的核心骨幹。
達能亦敦促歐盟制定共同食品政策時採納其《從農場到餐桌和生物多樣性2030》策略,獎勵農民轉型再生農業,建議作法包括:
提供農作物和牲畜保險,以降低轉型過程中因產量下滑而產生的損失;
創新的多方利害關係人融資機制;
推出農產品的碳債券,依照土壤固碳表現定價;
仿效推廣再生能源投資時提供的初步損失補償,以減輕轉型陣痛和風險。
達能在2020年較前一年減排100萬噸,有一半歸功於再生農業。
第三,森林砍伐佔全球總碳排的15%,達能承諾2020年全面終止供應鏈砍伐森林。為了達成零砍伐的目標,達能亦對棕櫚油、大豆、木材、糖、紙和紙板等關鍵原物料制定了嚴格的政策,追蹤並對外公開原物料來源。
碳補償不是贖罪券
碳補償是達能零碳策略的最後一步。
零碳常見的迷思之一,就是把碳補償當成「贖罪券」,花錢消災,然後碳排照舊。達能明確指出,當其他手段尚不足以達成淨零時,才以碳補償來抵銷剩餘碳排。
達能先後資助生計碳基金(Livelihoods Carbon Fund)與生計家庭農業基金(Livelihood Fund for Family Farming)在亞、非、南美的植樹、復育紅樹林和改善廚具效率,各為20年的減排計劃,預計共可抵銷3,500萬噸的排放,同時改善300萬人的生計。
2050年很遙遠,為了不讓「2050年實現零碳」成為遙遠空洞的口號,達能依照「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 SBTi),在零碳路徑上設定了兩個清楚的中程目標:2030年達成三大範疇的碳濃度減半(以2015年為基準),範疇一和二的絕對碳排放量減少30%。
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是由碳揭露計劃(CDP)、聯合國全球盟約、世界資源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創立,在全球升溫1.5℃之內的總碳排量(全球碳預算)的前提下,透過科學方法及加權計算,算出特定產業、公司合理的減碳額度。
2019年底,達能的碳排量達到峰值,意味著未來碳排量將走下坡,比原本的目標早了5年,也比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的承諾提早了1年。同年,原訂2030年減少三成範疇一和二的絕對碳排放量的中程目標,也幾乎達標。零碳目標,似乎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達能的淨零排放小檔案】
零碳時間點:2050年
目前碳排狀況:2019年底達到峰值(提早5年),碳濃度減少24.8%(目標為2030年減少50%),範疇一和二的絕對碳排放量減少29.1%,幾乎達標(2030年減少30%)
主要減碳策略與計劃:減排、轉型再生農業、終止供應鏈伐林、碳補償
預計投入金額:2020年2月提出氣候加速計劃,未來三年將投入22億美元,加速農業、能源、營運和包裝上的零碳轉型
延伸閱讀: